當我們還在感嘆“終于過完本年度所有假期”時,孩子們卻即將迎來,本年度最后一次“期中考試”。這雖說是眾多“大考戰”中的一次小戰役,卻相當不容易。畢竟有的孩子新學期新鮮感還沒過,有的孩子還處于“假期后遺癥”中……
“考試成績拽在手,幾家歡樂幾家愁”,有考試就意味著有成績,有對比,孩子在乎,家長更在乎。孩子們希望通過考試成績檢驗自己“求學”效果,家長們更希望通過考試檢驗自己的“伴學”成效。不管對于“求學”或是“伴學”,目前看來,成績屬于一塊相對客觀的“試金石”。
“試金石”經常會試出了什么呢?
1.“考的全都會,會的全做錯”
有些孩子平時成績還不錯,作業甚至都是優,但面臨大型考試就容易出岔子,要么漏了題,要么題目要求理解錯了,成績一公布,孩子懊惱,家長氣急。
2.平時耍太極,考試來不及
有一些孩子,平時作業磨磨蹭蹭,勉強完成作業,一到考試便來不及了。遺漏題目或者時間不夠,成了考試中影響好成績的攔路虎。
3.反思加鼓勵,成績上不去
考試很重要,分數更重要,家長們都很重視對試卷的分析,畢竟這是和孩子溝通學習最直接的途徑。希望借助于考試后的分析,起到“總結不足,東山再起,制定目標,再下一城”的效果,但事實上,效果卻不盡如人意,孩子成績就是提不上去,難道這種方式失效了?
想要獲得好成績,必須要有好策略
家長們都希望孩子獲得好成績,卻不知從何下手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我們可以采用以下3種策略幫助孩子有效的進行復習:
策略一:考前模擬,保持狀態
期中考試不僅是對一個階段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,更是對孩子心理素質和考試策略的考驗。而且這類考試一般都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結構化的試題,要求孩子們在考試過程中,需要迅速瀏覽試卷,規劃答題時間;快速準確地審題;預留檢查時間。這與平時的小測,作業明顯不同。
要想孩子擁有積極的考試策略,考前的模擬練習少不了,畢竟這些都是平時習慣的養成,不可一蹴而就,因此只有在平時堅持訓練,考前不斷模擬,讓孩子在心理上、策略上做好充分的準備,保持一定的應試狀態,才能避免考試時候手忙腳亂,發揮失常,遺憾失分。
例如很多家長會在考試前讓孩子做一些模擬試卷,那么這時候家長們不妨可以扮演監考老師,預演考試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,提前讓孩子適應考試狀態,做好相應的對策準備,讓孩子在考場上能游刃有余。
策略二:精準復習,補缺補漏
“臨時抱佛腳,考前刷題到三更”很多家長,孩子都很關注考前復習,尤其是高年級的孩子,往往會在考試前做很多的模擬題。做題量越多,時間越長,考試成績就越好嗎?熬夜復習,會不會影響隔日的考試狀態引起物極必反呢?
“明天要考試,晚上沒有作業,就是復習一下?!焙芏嗪⒆诱J為“復習不是一項作業”。平時做題時也習慣于一遇到問題就翻閱書本、筆記,在低壓力狀態下做題,但到了考場上,一旦出現和預期不一致的狀況,往往容易緊張,導致異常失分。
因此,復習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點的掌握上,而要多做兩種題“錯題”和“例題”??荚嚽皬土曄伦约撼ee的題目,總結出錯的原因,并提醒自己注意,避免再次出錯,這樣還有助于增加孩子備考信心。而例題中包含了一定的概念、法則、思想方法等知識點,掌握了例題既有助于理解掌握考試的知識點,又能鞏固階梯的能力和技巧。這樣的復習方法,省時高效,又優于“走馬觀花”。
策略三:摸透“題型”,答題有序
“來不及完成”、“遺漏題目”是很多孩子考試中的失分點。事實上,考試前都有一定讓孩子統一閱卷的時間,因此平時家長們可以讓孩子養成答題前先瀏覽一遍試卷的習慣,這樣可以對整個考卷的題型,每個題型的分數的分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,避免漏題。
答題時,還要注意順序,一般情況下,都是從前往后進行,符合考場心理特點,畢竟從簡單的題目入手,讓答題的信心越來越足,緊張情緒也能得到緩解,使得思維進入最佳狀態。但同時還要提醒孩子,不能因為題目看上去簡單,就掉以輕心,否則容易樂極生悲。
任何一種考試,難易程度都是相互搭配的,有簡單容易得分的題目,也有難度大不容易得分的題目,不管哪一種,都要認真對待,仔細思考,但如果真遇到自己心目中的難題,而又確實寫不出,就先在草稿紙上標注,跳過這題先做下一題。
但別忘了最后再回頭看看這道題,難題往往迎刃而解,這也稱之為“舌尖現象”,一時做不出,先轉移下注意力,解決其他問題,等大腦抑制消退后,需要的知識經驗往往會自然出現,正確答案就會“油然而生”。不過如果還做不出來,就要根據題目特點靈活處理了。